title | date | tags |
---|---|---|
计划经济有何不可? |
2016-08-05 09:26:25 -0700 |
历史就像讲故事,谎言被重复了一千遍、一万遍、一亿遍,甚至更多,就可能变成真理。
不少自由派以后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再以市场神教否定现在,从而达到宣传新自由主义的目的。可是,计划经济真的有这么不堪吗?真的如市场神教教徒那样所说的,是一条粗直的黑线吗?
答案并不是!
在各路修正主义和帝国主义污蔑下,计划经济似乎一无是处,那么,它的理论根据又何在呢?
在自由派的眼里,除了商品经济,其他的经济体制都是非自然的。在这个逻辑下,无论生产力发展到什么程度,计划经济都违反自然规律。
假设经济体制真的与生产力有关,那么社会主义国家违反的也是人类社会的规律,而不是什么自然规律。
况且,历史上的社会主义国家所谓的计划经济与马克思设想的经典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有很大差别。他们都有很浓烈的国家资本主义色彩,但我们也要看到其中的社会主义成分。如按照计划经济生产的国有企业、人民公社、集体农庄等等。
不是只有完全照搬苏式计划方法才叫计划经济。
制定计划的方法,过去基本上是学苏联的,比较容易做:先定下来多少钢,然后根据这来计算要多少煤,多少电,多少运输力量,等等;根据这些再计算增加多少城市人口、多少生活福利,是摇计算机的办法。钢的产量一变少,别的一律跟着削减。
这种方法是一种不合实际的方法 ,行不通。这样计算把老天爷就计划不进去。天灾来了,偏不给你那么多粮食,城市人口不能增加那么多,别的就都落空。打仗,也计划不进去。我们不是美国的参谋长,不晓得他什么时候要打。还有各国的革命,也难计划进去。有的国家的人民革命成功了,就需要我们的经济援助,这如何能预计到?
要改变计划方法 。这是一个革命。 学上了苏联的方法以后,成了习惯势力,似乎很难改变 。
这几年,我们摸索出来了一些方法。我们的方针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按照这个方针,制定计划时先看可能生产多少粮食,再看需要多少化肥、农药、机械、钢铁。
年成,如何计划?五年中,按一丰、二平、三欠来定。这样比较切实可靠。先确定,在这样能够生产的粮食、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的基础上,可能搞多少工业。如果年成好些,那就更好。
还要考虑到打仗。要有战略部署,各地党委,不可只管文不管武,只管钱不管枪。只要有帝国主义存在,就有战争危险。要建立战略后方。沿海不是不要了,也要好好安排,发挥支援建设新基地的作用。
两个拳头,一个屁股。基础工业是一个拳头,国防是一个拳头。要使拳头有劲,屁股就要坐稳,屁股就是农业。
基础工业,现在主要解决品种、质量问题。去年钢的数量虽然比过去少了,但品种比过去多了,质量比过去好了,用处比过去还大。关键不在数量上。苏联就是以数量为标准,如果钢的数量标准完不成,就好像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就不行了。他们年年要增加产量指标,年年搞虚夸。其实数量计划完不成,国家垮不了台。有一定的数量,品种更多了,质量更好了,基础就更巩固了。
农业主要靠大寨精神,自力更生。这不是说可以不要工业支援。水利、化肥、农药都是需要基础工业的。
要按照我们掌握的客观的比例关系安排计划。
计划不能只靠加、减、乘、除。计算出来了,各部门、各地区,就分数字、争人、争钱、打官司,要政治挂帅,要有全局观点,不是根据那个地区自己的愿望,而是根据客观存在,事物本身的规律,来安排计划。1
不知80年代末期哪个“最高领导人”拍脑袋胡乱引进市场机制、放开物价导致严重通货膨胀?又是什么机制给官僚借权力获取利益开辟道路?你膜拜的“市场机制”的价格闯关完蛋后,工人农民小生产者都不干了,都上街了。2
对工业进行这种资本主义式的初期改造未能持续很长时间。1980年代末期,由于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严重的财政和社会问题,政府被迫放弃了这一计划。在前不久开始在农村和城市地区实行的市场取向的改革政策,导致了意料之外的严重通货膨胀。尽管根据国际标准来看,官方宣布的物价涨幅(根据官方有保留的数字,全国约为7%,城市偏高一些)并不算高,通货膨胀还是震惊了三十多年来已经习惯了平稳物价的中国人。在毛时代的27年中,消费品物价平均每年上涨的幅度不超过0.5%。国家的财政赤字也到了警戒线,这对一直循规蹈矩地奉行财政平衡政策的中国政府构成极大压力。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赤字,包括大幅度压缩基本建设投资、关闭效益太差的工厂等,但这些措施反过来又加剧了长期性的城市失业问题,政府现在承认城市劳动力的失业率达20%以上。〔31〕
1980年,在政府全力对付通货膨胀、失业和财政赤字时,它又面临着重工业产值急剧下降的问题。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政府过分热衷于纠正重工业生产与消费工业生产之间的不平衡,另一方面是因为政府把重点放在企业的利润指标上——但事实上基础重工业在市场经济中是不可能盈利的。1981年,根据官方数字,重工业产量下降了几乎5%,但外国分析家的计算是在8%以上。〔32〕为了解决经济危机,政府采取了被称之为“重新调整”的政策,中央政府重新对价格、工资、投资和原材料分配实行严格的控制,实际上是在城市工业中又重新建立了“指令经济”。在恢复了中央计划体制后,工业生产回升。1983年,重工业产量增长了12.4%,轻工业只增长了8.7%。〔33〕这种增长速度以及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的比例,与毛泽东时代后期基本相同。
〔31〕 老资格的军队将领、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在一次讲话中说,1979年城市的失业工人约有2000万。香港《明报》于1979年6月14日登载了这个讲话。中国城市的失业问题自1950年代就已成为周期性的问题,只不过官方未予以承认。在邓小平时代,由于大批知青返回城市以及亏损企业的关闭,使失业问题更加严重。 〔32〕 索林杰:《第五届全国人大与决策过程:改革、调整和反对》,载《亚洲研究》第22卷第12期(1982年12月),第1263页。 〔33〕 国家统计局:《1983年国民经济计划完成公报》,载《北京周刊》第14期(1984年4月),第20—24页。 3
最后,让我们换一个方面,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在那里,鲁滨逊的劳动的一切规定又重演了,不过不是在个人身上,而是在社会范围内重演。鲁滨逊的一切产品只是他个人的产品,因而直接是他的使用物品。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因此,这一部分要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式会随着社会生产机体本身的特殊方式和随着生产者的相应的历史发展程度而改变。仅仅为了同商品生产进行对比,我们假定,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样,劳动时间就会起双重作用。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另一方面,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劳动中所占份额的尺度,因而也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在那里,人们同他们的劳动和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无论在生产上还是在分配上,都是简单明了的。
在商品生产者的社会里,一般的社会生产关系是这样的:生产者把他们的产品当作商品,从而当作价值来对待,而且通过这种物的形式,把他们的私人劳动当作等同的人类劳动来互相发生关系。对于这种社会来说,崇拜抽象人的基督教,特别是资产阶级发展阶段的基督教,如新教、自然神教等等,是最适当的宗教形式。在古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等等生产方式下,产品变为商品、从而人作为商品生产者而存在的现象,处于从属地位,但是共同体越是走向没落阶段,这种现象就越是重要。真正的商业民族只存在于古代世界的空隙中,就象伊壁鸠鲁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犹太人只存在于波兰社会的缝隙中一样。这些古老的社会生产机体比资产阶级的社会生产机体简单明了得多,但它们或者以个人尚未成熟,尚未脱掉同其他人的自然血缘联系的脐带为基础,或者以直接的统治和服从的关系为基础。
它们存在的条件是:劳动生产力处于低级发展阶段,与此相应,人们在物质生活生产过程内部的关系,即他们彼此之间以及他们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很狭隘的。这种实际的狭隘性,观念地反映在古代的自然宗教和民间宗教中。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4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开始就有两个特征。
第一。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使它和其他生产方式相区别的,不在于生产商品,而在于,成为商品是它的产品的占统治地位的和决定的性质。这首先意味着,工人自己也只是表现为商品的出售者,因而表现为自由的雇佣工人,这样,劳动就表现为雇佣劳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二个特征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资本本质上是生产资本的,但只有生产剩余价值,它才生产资本。在考察相对剩余价值时,进而在考察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我们已经看到,在这上面怎样建立起一种为资本主义时期所特有的生产方式…这种为了价值和剩余价值而进行的生产,像进一步的说明所已经指出的那样,包含着一种不断发生作用的趋势,要把生产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也就是把商品的价值,缩减到当时的社会平均水平以下。力求将成本价格缩减到它的最低限度的努力,成了提高劳动社会生产力的最有力的杠杆,不过在这里,劳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只是表现为资本生产力的不断提高。5
什么是流转自由呢?流转自由就是贸易自由,而贸易自由就是倒退到资本主义。流转自由和贸易自由,这就是指各个小业主之间进行商品交换。我们所有的人,哪怕是只学过一点马克思主义起码常识的,都知道这种流转和贸易自由不可避免地要使商品生产者分化为资本所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分化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这就是说,重新恢复资本主义雇佣奴隶制。6
光光把生产资料收为国有完全不够,仅仅这样不会导致“市场竞争和生产各自为政的状况的消失”,计划经济这个手段非搞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