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251 lines (139 loc) · 17.5 KB

2019-03-24.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251 lines (139 loc) · 17.5 KB

自学是门手艺

这是李笑来老师的一本新书,前几天刚刚在 GitHub 开源出来,很快就登上了 GitHub Trending 榜单头名。

the-craft-of-selfteaching

全书内容主要分两部分,一是讲自学,二是讲编程。我只挑了非技术的章节进行阅读,写得既接地气又很精彩,值得一看。

以下是我对书中部分片段的摘录。

为什么要掌握自学能力

人总要有一技之长,而自学能力是唯一值得被不断磨练的长技。

磨练出自学能力的好处在于,无论这世界需要我们学什么的时候,我们都可以主动去学,并且还是马上开始 —— 不需要等别人教、等别人带。

为什么把编程当作自学的入口

1. 练就人生方法论

编程作为“讲解如何习得自学能力的例子”最好的地方在于,这个领域的知识结构,最接近每个人所面对的人生中的知识结构

编程门槛之所以高,特殊的原因是:它的知识点结构不是线性的。中小学课本中每个章节所涉及的知识点之间,全都是线性关联,学完这一章,就开始第二章,第二章的概念不会出现在第一章中......

很遗憾,编程所涉及的知识点没法这样组织,比如 print("hello world"),print() 是个函数,不可能一上来就讲清楚。想要理解当前的知识点,依赖于对以后才能开始学习的某个甚至多个知识点的深入了解。

这种现象,借用一个专门的英文概念,叫做 Forward References,姑且把它翻译为“过早引用”,或者“前置引用”。工作、生活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过早引用”。或许是多年后才明白父母曾经说的话那么有道理?或许是到孩子长大后才反应过来当初自己对孩子做错过很多事情?......

自学编程好处在于,在自学的过程中,其实你相当于过了一遍“模拟人生”。于是,面对生活中同样的“过早引用”,你不会觉得那么莫名其妙,因为你早已有了一套在“模拟人生”中练就的方法论来应对了。

2. 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自学编程的一个“副作用”就是,你不得不用英语。而且还是天天用,不停地用。学编程中最重要的活动就是“阅读官方文档”。

3. 编程领域里,自学的人最多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只靠阅读习得新技能

有能力的人只靠阅读就能习得新技能。

“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从书本里学到的……”这话听起来那么有道理,只不过是因为自己读书不够多不够对而已。

仅靠阅读学会新技能不仅是可能的,并且,你随后会发现的真相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没人能教你,也不一定有人愿意教你…… 到最后,你想学会或你必须学会什么东西的时候,你只能靠阅读! —— 因为其实你谁都靠不上……

讲真,你没有选择,只靠阅读习得新技能,这是你唯一的出路。

如何从容应对“过早引用”的知识

1. 不懂也要硬着头皮读完

读不懂也要读完,然后重复很多遍。

从一开始就要做好将要重复很多遍的准备,从一开始就要做好第一次只能读懂个大概的准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道理就在这里了。

第一遍的正经手段是“囫囵吞枣地读完”。那些只习惯于一上来就仔细认真的人,在这里很吃亏,因为他们越是仔细认真,越是容易被各种过早引用搞得灰心丧气。第一遍囫囵吞枣,用个正面一点的描述,就是“为探索未知领域先画个潦草的地图”。

2. 磨练“只字不差”的能力

若是为了习得新技能去阅读,就要施展“只字不差地阅读”这项专门的技能。

每一次学习新技能的时候,很多人只不过是因为做不到只字不差地阅读,于是总是会错过很多细节;于是,最终就好像“看了另外一个山寨版电影一样”,实际上“习得了另外一个山寨版技能”……

3. 好的记忆力很重要

“就算读不懂也要读完”的更高境界,是“就算不明白也要先记住”。

面对“过早引用”常见的知识领域,好记忆力是超强加分项。记不清、记不住、甚至干脆忘了 —— 这是自学过程中最耽误事儿的缺点。尤其在有“过早引用知识点”存在的时候,更是如此。

然而,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的是,记忆力也是“一门手艺”而已。并且,事实上,它是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加强的“手艺”。

4. 尽快开始整理归纳总结

第一遍囫囵吞枣之后,马上就要开始“总结、归纳、整理、组织 关键知识点”的工作。自己动手完成这些工作,是所谓学霸的特点。

非学霸们自己不动手做的真正原因只不过是:嫌麻烦、怕麻烦。一个字总结,就是,懒!

这个自己动手的过程其实真的“很麻烦”,但,它实际上是帮助自己强化记忆的过程,并且对自我记忆强化来说,绝对是不可或缺的过程。

5. 先关注使用再研究原理

不管怎么样,先用起来,反正,研究透原理,不可能马上做到,需要时间漫漫。

6. 尊重前人的总结和建议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年轻人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把这句话当作屁。对年轻人来讲,老人言确实很讨厌,尤其是与自己当下的感受相左的时候。

然而,这种“讨厌”的感觉,更多的时候是陷阱,因为那些老人言只不过是过早引用,所以,在年轻人的脑子里“无法执行”,“报错为类型错误”……

笨拙与耐心

自学的过程,实际上拆分为“学、练、用、造”四个阶段,不过它们之间常常会有部分重复。

学,就需要重复,甚至很多次重复,尤其是在面对充满了“过早引用”现象的知识结构的时候。反复学,最锻炼的是“归纳整理”的能力。

只要你不断重复,你的大脑会在不自主之间把那些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与当前尚未掌握的知识点区分开来,前者处理起来轻松容易,甚至可以跳过;后者需要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去仔细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归纳整理工作自动完成了。最后再加上一点“刻意的、收尾性的归纳总结整理工作”,大功告成。

自学是门手艺,编程很大程度上也是一门手艺,掌握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与天分智商全无关系,主要靠时间

每次自学新东西的时候,把自己想象成“再次出生的婴儿”。一旦掌握了一项新的技能,你就不再是从前的那个自己,你是另一个人了。

在刚开始学的时候,“练”并没有太大必要,甚至,因为这是“过早引用”太多的知识结构,所以,急于练习反倒会有副作用。

“自学能力强”这件事儿,只不过是投入的预算很多而已。学的时候重复得比别人多;练的时候重复得比别人多;到最后用得也相对比别人多很多,这跟是否有天分或聪明与否全然没有关系。

刻意练习

手艺这个东西,尤其需要刻意练习,主要是靠时间。

需要刻意练习的地方,因人而异。这并不是所谓的“天分”差异,这大抵上只相当于正太分布坐标略不同而已。每个人都一样,都有各自必须刻意练习的地方,都有对别人来说无比容易可偏偏对自己来说就是很难的地方。

大家的点虽然各不相同,但总体上需要刻意练习的部分比例都差不多,虽然说不清楚比例到底是多少。你需要刻意练习的地方,需要你自己去刻意思考,你和别人不一样,没有人和你一样,就这样。

刻意思考

一旦我们启动了对某项技能的自学之后,在那过程中,最具价值的刻意思考就是,时时刻刻琢磨“这东西能用在哪儿呢”?

学编程真的很有意思,因为这个领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群之一开辟出来并不断共同努力着发展的,所以,在这个世界里有很多思考方式,琢磨方式,甚至可以干脆称为“做事哲学”的东西,可以普遍应用在其它领域,甚至其它任何领域。

战胜难点

所有的难点,事实上都可以被拆解成更小的单元,而后再逐一突破的时候,就没那么难了,再拼接起来重新审视的时候就会发现那所谓的难常常只不过是错觉、幻觉而已。

把一切都当作手艺看的好处之一就是心态平和,因为你知道那不靠天分和智商,它靠的就一件事儿,不混时间,刻意思考、刻意练习。老祖宗早有总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幽默与生动,是要自己去扮演的角色;有趣与欢乐,是要自己去挖掘的幸福 —— 它们从来都并不自动包含在知识和手艺之中。只有当它们被“有心人”掌握、被“有心人”应用、甚至被“有心人”拿去创造的时候,也只有“有心人”才能体会到那幽默与生动、那有趣与欢乐。

刚需幻觉

在自学中,耽误人的幻觉很多,比如,时间幻觉。人们总觉得自己时间不够了,所以学东西的时候总是很急。可实际上,练成一门手艺,到够用的地步,一两年足够;到很好的地步,三五年足够;至于极好,那是一辈子的事。很多人瞎着急,乱“省时间”,学啥都不全面,练啥都不足数足量,一晃三五年过去了,然后又开始焦虑,换个手艺再学学再试试......然后循环焦虑。

绝大多数人的自学能力,基本上都是被“自己的感觉”耽误掉的。很多人,无论遇到什么自学机会,都会不由自主地问:“我学它有什么用啊?”如果得到的答案中,那“用处”对自己不是“刚需”,瞬间就失去了动力,瞬间就会放弃追求。最终失去自学能力的人,都是对“刚需”的判断失误。

当面对一项新技能的时候,“觉得并非刚需”肯定是幻觉。因为一个技能到底是不是刚需,在掌握它之前是不知道的。只有真正掌握了那个技能之后,那个技能才会“变”成刚需,并且,它只能是刚需。

在决定学任何东西的时候,最好不要去咨询身边的人 —— 除非你确定对方是高手,最好是自学高手。否则,你遇到的永远是怀疑、打击、甚至嘲笑。

如何不被“刚需幻觉”迷惑

  • 对任何一项技能来说,刚需是自学的结果,而不是自学的原因。
  • 做个自驱动的人,而非被外部驱动的被动的人。
  • 找活干。

影响下一代

孩子:爸爸(妈妈),你在干什么呀?
我:我在学_______________ (自行填空)
孩子:那你学它干什么用啊?
我:等我学会就知道了......

过了段时间......

我:孩子,过来看看!这是爸爸(妈妈)做的东西!

这样的孩子,想必从小就自然而然地破解掉“刚需幻觉”。所谓的“潜移默化”,所谓的“耳闻目染”,其实是很简单的东西。

全面——自学的境界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一切的“学会”和“学好”之间的差异,无非是全面程度的差异。多读几本书,狠一点,就是多读很多本书。

提高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全面程度”,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教”。

自学者的社交

“自学”并不就是“自己独自学”,自学也需要社交。事实上,在任何领域,社交都是必须的,只不过,很多人没有建立、打磨过自己的社交原则,所以才被各种无效社交所累。

无论学什么技能,都要找到用那种技能的人,这样我们的镜像神经元才可能更容易被激发,学习效果才会好。

当我们看到另外一个人正在做什么的时候,镜像神经元会尽力给我们足够的刺激,让我们“体验”那个人的感受。

地球上有效社交密度最高的地方,是 GitHub。有些程序员们常开玩笑,说 GitHub 是全球最大的同性社交网站,事实上,他们不知道,女性程序员的比例正在逐步提高,而且女性在科学上,从来就没有屈居二线过。

这是自学者的黄金时代

今天,自学者在真正意义上身处于一个黄金时代——没有什么是不能自学的。想学什么就去问 Google,学习上遇到什么问题就直接问 Google。能 Google 出答案的问题,就不需要去麻烦别人,这也是一个自学者的基本素养

避免注意力漂移

注意力漂移一词是杜撰出来的,用来作为“注意力集中”的对立。更多的时候,我们并不是注意力不集中,而是“注意力所集中的焦点总是不断被自己偷偷换掉”。

注意力漂移不是很杜绝的现象,但必须在关键时刻有所应对。

如何成为优秀的沟通者

一般认为,“手艺人”的普遍特征之一就是缺乏沟通能力,或者头痛能力差,也许是因为平时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到磨练手艺上去了。但你看,有时手艺不怎么样的人沟通能力更差;手艺顶级的人却常常反过来沟通能力能强。其实要看一个人是否重视沟通能力

1. 内容第一

讲课、抑或写文章、写本书,永远都是内容第一,至于形式,并非不重要,但绝对不饿能喧宾夺主。

2. 内容质量

不要分享你做得不够好、做得不够精的东西,你值得讲,别人值得听的,一定是你做得比别人更好的东西,就这么简单。

3. 进阶

输送价值观。你的价值观,就是你认为什么比什么更重要。

有个看起来很难以跨越的障碍:

感觉总是需要为自己塑造权威感,否则就害怕没人听、没人看、没人信...

然后就开始各种作弊,包括各种装神弄鬼,各种欺世盗名,可能暂时惯用,长期来看,肯定吃亏。话那么长时间作弊什么的,还不如花时间磨练手艺。千万别扭曲了自己,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4. 高级

进阶之后,就看个人造化了。造化指的应该是一个人的“融会贯通的能力”,有造化的人,不过是把大量其它领域里的技能、技巧甚至手艺学来而后应用到自己的手艺之中。

5. 尊重与热爱

Love is the power. 没有什么比热爱和尊重更为高级的了。

自学者的终点

必须学会一个没人教、没人带,甚至没有书可参考的技能。这也是目前能够想到的自学者所经历的最高境界了吧。

当我们在最开始的时候说,“尽量只靠阅读习得一项新技能”的时候,有一个重点现在终于能说清楚了。

我们并不是不要老师这个角色了,准确地讲,我们只不过是不再需要“传统意义上的老师”了而已。

很多时候,想在身边找到好老师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我们只能把自己当作老师去教自己了

seflteaching-model

对于全书,总结如下:

  • 你一定要想办法启动自学,否则你没有未来;
  • 你把自学当作一门手艺,长期反复磨练它;
  • 你懂得学、练、用、造各个阶段之间的不同,以及针对每个阶段的对应策略;
  • 面对“过早引用”过多的世界,你有你的应对方式;
  • 你会“囫囵吞枣”,你会“重复重复再重复”,你深刻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以后你最擅长的技能之一就是拆解拆解再拆解;
  • 你用你的拆解手艺把所有遇到的难点都拆解成能搞定的小任务;
  • 自学任何一门手艺之前你都不会去问“有什么用”,而是清楚地知道,无论是什么只要学会了就只能也必然天天去用;
  • 你没有刚需幻觉,你也没有时间幻觉,你更没有困难幻觉,反正你就是相对更清醒;
  • 不管你新学什么手艺,你都知道只要假以时日你就肯定能做好,因为所有的手艺精湛,靠的只不过是充足的预算;
  • 你知道如何不浪费生命,因为只要不是在刻意练习、不是在刻意思考,那就是在“混时间”;
  • 你总是在琢磨你能做个什么新作品;
  • 你刻意地使用你的作品作为有效社交工具,也用作品去过滤无效社交;
  • 你乐于分享,乐于阅读也更乐于写作 —— 因为这世界怎么帮助你的,你就想着要怎样回报;
  • 你把全面和完整当作最高衡量标准,也用这个标准去克制、应对自己的注意力漂移;
  • 你会不断自学新的手艺,因为你越来越理解单一技能的脆弱,越来越理解多项技能的综合威力;
  • 你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它是你最喜欢的“书”,而 Google 是你最好的朋友 —— 他总是能帮你找到更好的老师;
  • 偶尔,你会学会没人教、没人带、甚至没书可参考的手艺,别人都说你“悟性”高,可你自己清楚地知道那其实是怎么回事儿;
  • 你越来越明白,其实没什么“秘密”,越简单、越朴素的道理越值得重视;
  • 你发现你用来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多 —— 准确地讲,是“琢磨”…… 只不过是因为你真会琢磨了 —— 你很清楚你应该花时间琢磨的是什么。

人生苦长,无需惊慌。